有位創業很成功的老闆朋友,遇上聘人問題,問我有無什麼好介紹。我略略提了幾個人名和背景,她不置可否,徐徐講了一句:「你介紹的人不差,部分我知行內都有名,只是他們年紀太大了。」
年青人和中年人、老年人的職場衝突,通稱世代之爭。這個話題要寫,可以寫幾十萬字都不會完。只是站在老闆角度去睇,請年紀比自己大太多的人,很容易出現管理問題,尤其是朋友提到:「我已經係老闆,班老屎忽淨係識老點後生仔做野,我做咩要高價請個人返黎,去點我呢個後生做這做那。」
管理問題以外,還涉生很多問題,例如中、老年人太慣於養尊處優,簡單來講是chur唔起,也跟世界脫了節,排斥新觀念。做媒體的年青朋友發現高層不知咩叫「翻牆」,做公關的年青朋友發現高層不知咩叫「KOL」,做電商的朋友則發現高層不知咩叫「facebook live」。很多我們眼中很通用、常見的概念,離地到上太空的中、高層卻不知所以。真係要多謝《100毛》,因為他們的成功,才能各行業的中、高層「醒覺」了,重新學習新知識。
三十成立,但晚生未夠鐘,身型已經大叔化,距離走入三十大關的日子也只剩數年。我也坦言自己跟九十後尾的小朋友、千禧年的小朋友距離太遠,例如我唔識用Snapchat,又有少少嘮嘮叨叨,愛講道理。為了拒絕老化,人前人後我都表現得瘋瘋顛顛,玩facebook page和personal account則更痴線,那是為了刻意低能無聊、保持初心和創作力。唯一不變的真理是我終會變老,所以這篇文是一個提醒。當我去到中年時,要戒走叔叔的劣習,要樂觀接受新事物和保持幽默。